|
从11月份生猪养殖企业销售能够看到什么?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8-12-12 10:32来源:天风农业团队 一、核心观点概要 本周生猪养殖板块跟踪:产业艰难程度或比预期更强,产能正逐步进入深度去化阶段 1)本周开始,养猪上市公司陆续颁布11月销售月报,具体来看:11月份,天邦股份出栏量26.22万头,受后备猪转育肥和出栏体重不均衡影响,11月份全成本13.99元/公斤,销售均价12.27元/公斤;牧原股份出栏92.3万头,销售均价11.24元/公斤;温氏股份出栏211.67万头,销售均价13.59元/公斤;正邦科技出栏57.52万头,1-11月份合计499.97万头。 2)种猪调运受限,规模猪场产能扩张速度有可能放缓。受非洲猪瘟影响,预计活猪政策将大幅放缓行业种猪补栏,若继续延续,规模猪场的产能扩张速度有可能进一步放缓,整体的行业产能去化也有可能进一步深化。 3)行业成本抬升,导致亏损比预期要多。受非瘟影响,行业成本预计将整体抬升。尤其是北方主产区,自今年3月以来,除了7月份和8月上旬的小幅盈利之外,基本一直处于深度亏损之中。饲料和疫苗经销商的账期在拉长,反映出下游养户资金压力在凸显。 4)我们认为:行业或比预期的更为艰难,无论是禁调导致的种猪和仔猪补栏难度,还是北方主产区的亏损及现金压力。若行业禁调继续延续,预计规模场的扩张难度将更突出,北方主产区猪场的资金压力也会更大,叠加散户退出,预计,行业将逐步进入产能深度去化阶段。19年二季度之后猪价进入上涨周期的概率正在加大,建议积极布局。 二、关于行业的思考 生猪养殖:产业艰难程度或比预期更强,产能正逐步进入深度去化阶段 关于本周产业链价格,22省市生猪均价约13.24元/公斤,环增0.23%,仔猪价格21.92元/本周,我们发布生猪养殖行业最新跟踪报告《非洲猪瘟加速产能去化,区域猪价拐点或已到来》,重点讨论三个问题: 1)当前处于周期什么位置? 不论规模化如何发展,猪价周期波动的特征始终存在。本轮猪价下跌周期从2016年5月开始,至今下跌期已经历30个月。本轮下跌周期中,全国性的养殖亏损周期长度虽然还较短,但是亏损期的亏损幅度却已经超过上轮周期。行业低点由现金流成本决定,这轮猪价低点不仅已经低于上轮下行周期的最低点,而且也低于行业的现金流成本。历史上看,当牧原出现季度性亏损之时,均是猪价阶段性底部。而牧原在2018年2季度则再次出现亏损期。综上,目前猪价大概率已经达到猪价周期底部区间。 2)非洲猪瘟影响几何? 从8月3日国内发现首例非洲猪瘟起,至12月3日,已有21个省市共82起疫情。从国外经验来看,短期内在国内根除非洲猪瘟疫情并不现实,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是持久战。泔水饲喂以及长途运输是非洲猪瘟传播的主要路径,而中小散户发生猪瘟疫情的概率要远大于规模化养殖场。目前国内的生猪调运已基本停止,且生猪调运限制将长期存在。政策导向上将保护种猪场及规模场,加速中小养殖场的退出,同时引导行业从“运猪”向“运肉”转变。由于当下的调运限制,国内生猪价格及盈利区域分化显著,这加速了行业产能去化。对于生猪调出省而言,疫区持续亏损,产能加速淘汰;非疫区猪价低迷,补栏严重放缓。对于生猪调入省而言,虽然猪价上涨下补栏情绪高涨,但是环保政策限制以及养殖产业基础薄弱,补栏量难以弥补产出省的减少。 3)2019年猪价怎么看? 中期,不论是农业农村部的母猪存栏,还是饲料工业协会等其他第三方数据均显示,2018年能繁母猪平均存栏规模要低于2017年。尤其是2018年2季度开始,随着母猪补栏积极性的放缓以及能繁母猪淘汰的小高潮,能繁母猪存栏规模环比下降趋势明显。若再考虑疫情环境下MSY的下降以及饲料成本上升、猪价预期下降影响下出栏体重的减少,则2019年猪肉供应大概率低于2018年,即2019年猪价将高于2018年,猪价或迎周期反转。 短期内,从仔猪料销量环比变化趋势来预判,12月虽需求旺季到来将出现小幅反弹,但难改四季度猪价震荡回落趋势。10月以来,生猪调运受限使得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仔猪被动淘汰,因此,预计2019年3月节后猪价回落幅度将相对有限,低于市场此前创历史新低的预期。 随着猪价的回升,行业盈利能力将得到根本性的提高。而上市公司凭借资金、成本的优势,通过产能快速扩张大大增强了其盈利弹性。养殖成本、产能扩张速度、现金流情况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核心指标。而估值方面,猪价上行期,股价周期性特征显著,定价主要是追随猪价波动趋势。而在猪价下行期,从产业投资角度出发,头均市值是有效的估值指标。 v
文章分类:
畜牧行情
|